在日本办私立学校两年后,她遇到了数千名困惑的中国学生。
段野2012年来到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大学商科专业。 2016年开始,段野开始尝试在日本创业。她选择的项目是开办一所私立学校。
日本的私塾与今天中国的私塾不同,专门教授国学、读四书五经。日本的私塾虽然也是借鉴于中国古代的,但今天,日本的私塾专指想要报考名牌大学的学生的培训场所,类似于今天中国的高考补习班。
段野之所以选择开办私立学校,是因为她来日本读书时,为了申请东京大学,走了很多弯路。
“当时我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觉得自己有资格申请东京大学。”段说。 “后来我了解到,日本有私立学校,会根据你想申请的学校给你进行专业培训,包括语言、专业知识,以及每年大学录取偏好的指定培训计划,效率高很多比独自读书更重要。”
于是,段先生也考察了市场后,决定开办一所私立学校。
日本是大学教育较为普及的国家,大学入学率约为50%至——60%。然而,想要进入东京大学这样的顶尖名校是非常困难的。东京大学诞生于明治维新时期,已有142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是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日本学生即使想进入这种大学,基本上也是要万分之一。对于不具备语言优势的中国学生来说,更是困难重重。每年都有数十万中国学生来到日本,而其中能够进入东京大学的只有300多人。
但考入东京大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拥有如此享有盛誉的文凭,回国后在就业市场上会很受欢迎。
“去日本留学的优势在于,与欧美国家相比,地理位置更近,中国学生也非常向往日本文化。”段野说:“有些留学生甚至选择来这里,因为他们喜欢日本文化。”日本动画。在这里留学。”
基本上,如果在国内没有直接考入日本大学的中国学生,来到日本后,大部分都会选择进入私立学校学习语言,同时准备日本的“高考”。
但培训机构参差不齐也带来不少问题。
“一些私立学校,尤其是针对华人的私立学校,会过度承诺,”段野说。 “在你付钱之前,他们会说自己是名校的老师,聘请日本名校的讲师来授课,但到了实际上课的时候,”
段女士还悄悄提醒我,她这么说,暴露了行业里的一个潜规则,她怕得罪一些人。
2、现在的中国留日学生更加困惑。
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98-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输给日本以来,无数爱国青年抱着“向洋人学习,发展本领征服洋人”的思想,东渡日本留学。
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影响中国近代进程的重要人物。
比如陈独秀、廖承志、杨度、李大钊、鲁迅、郭沫若、蒋介石……这些人当时留学日本。除了少数有一己私欲的人外,大多数人都有学习日本先进文化和制度回来拯救中国的野心。和理想。
其中,鲁迅的故事最为人们所熟知。鲁迅小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他经常听到外国人嘲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于是他立志学医救国。然而,当他看了一些关于健康中国人麻木不仁的纪录片后,他意识到学医并不能救国。救国先有医学思想。
100多年后,如果向今天的日本留学学生提起这些理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恐怕不会有感觉,至少不会认为留学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如今的留学已经从精英走向平民。有些人甚至因为在中国考不上大学而花很多钱出国留学。更常见的是,通过出国留学“镀金”,他们可以在就业市场上获得不错的职位。更好的选择和价值。
因此,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留日学生普遍具有对家、对国家、对世界的责任感。就连一些像郁达夫小说中那样因抑郁而自杀的留学生,生前也有同样的遗言:“中国,请变得更强”。致富”是如此悲惨。如今的中国留日学生更加困惑。
段还告诉我,她在日本留学、创业已经六年多了。从一名留学生,到现在成为一所私立学校的老板,她见过成千上万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普遍的心态是迷茫。
“曾经有一个学生,家里条件不太好,为了去日本留学,他几乎花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但成绩却始终不理想。”段野说。 “他很郁闷,虽然他很努力,把日语水平提升到了N1。但当他真正和日本人交流时,却无法完全理解他们,更难以为自己说话”几次模拟考试,他的成绩仍然远远落后于他想要申请的大学。
后来这位留学生无奈,选择了垫底的日本大学,主修会计。虽然他上了大学,但在学校里他的朋友却很少。他还经常来私立学校和中国留学生一起玩。对于自己的专业,他觉得很无趣。
“我专业回国后能找到工作吗?”他经常问段野,段野鼓励他:“会计专业一直有很好的就业机会,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不用担心这些。”
“可是,当会计师太无聊了,我坐在办公室,工资微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赚回家里交的学费。”他郁闷地说。
段野也鼓励他:“很多人做的工作不是自己专业的,但也都很好。你还那么年轻,人生还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当会计,你可以回去。”去中国做其他工作,甚至可以留在日本。”
“留在日本太难了,我现在和日本人沟通都困难,哪个日本公司会雇佣一个连日语都说不好的外国人呢?”
3、把对人生的所有思考和规划都交给别人
除了毕业后的迷茫,段先生还看到,在私立学校的岁月里,很多中国留学生开始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规划全部交给别人。
“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低,这是一个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段野说:“这些孩子16、7岁,有的已经是成年人了,但他们完全不像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思考和行为。”
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有了私立学校这样的专业培训机构,很多中国学生认为考入日本大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算运气不好,也还是有底层的大学可以考的。这或多或少与一些中介机构的夸大宣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愿意思考。他们在高中的时候也习惯了父母帮他们安排和计划一切,习惯了依赖别人。
段先生还亲自去帮助一名中国留学生处理他与房东之间的一些矛盾。还有一名学生,未经许可被送到派出所拍摄,却打电话给她处理。
“我们是私立学校,只帮助学生考上大学,并不关心学生的生活。但有些学生就是分不清其中的差别,来找我们咨询一些在日本的生活问题。”段野说。 ”,“我也能理解,这些孩子在异国他乡有困难,但我们不是托儿所,帮了你们之后,对吧?向我们抱怨吧。
在与很多学生聊天时,段老师还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为什么来日本留学,以及留学后要做什么都不是很清楚。问起他们,有的犹豫不决,说不出话来,有的笑着议论他,还有的简单地说:“我父母让我来这里的,我放学后就回中国。”当被问及回国后做什么时,他回答说:“回国后我父母会安排。”
任性也是这些孩子的一个特点。段野说,他们这里曾经有一个学生,考上了一个比较靠前的大学。然而,因为国内男友出轨,孩子辍学回国与男友算账。
“现在的节奏太快了,两年后可能会有代沟,也可能是我还无法理解现在孩子的世界。”段野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应该更多地了解这些孩子。”
除了迷茫、任性等常见缺点,段先生还看到了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例如,与几年前的留学生相比,现在的孩子更加自信。虽然对未来感到迷茫,但这些孩子却有着一种从小培养起来的自信。他们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虽然他们看不清未来,但前面的路一定会更加光明。
“这和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他们从小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好,父母赚的钱越来越多,网络越来越发达,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段野说:“希望这种自信能够让他们在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变成坚强的意志。”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华岳移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huayueimm.com/ozym/11979.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好触动人!很多同学我都觉得很像文中描述的那些孩子,在异国他乡失去了方向感,感觉很可惜又有些难过。我希望能多关注一下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环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私塾这个模式确实很有意思,能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也让我想起自己当年留学时的迷茫,如果有一家这样的私塾我能遇到一些像作者一样的良师益友就好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本人真的太善解人意了,他们比我们更加重视精神层面上的支持。我觉得这位老师的努力值得赞赏,那些孩子也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学习和成长。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并不认同作者说中国留学生“迷茫”就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每个学生的经历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而且,海外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的标题过于夸张了一些,把所有中国留学生都定义为“迷茫”不太准确。虽然很多孩子确实在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也有许多人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过来人,我能理解文中作者所说的那些困境,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学习压力等等都会让人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幸好我遇到了几个好朋友一直鼓励支持着我,让我渡过了那段难关。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感同身受作者和留学生的经历,留学的路上确实有很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希望更多的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能够为留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体系,让他们在人生的岔路口获得正确的指引。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私塾听起来很有趣!感觉作者描述的氛围非常温馨和人性化,不同于那些冰冷的大学课堂。或许这种私人化的学习方式更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并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类似这样的私塾模式在国内也能得到推广,为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指导。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能解决他们融入新的文化环境的难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作者描述得比较理想化了,现实生活中可能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私塾的效果。例如,学生的个人学习习惯、家庭支持等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很有社会意义,但“迷茫”一词过于绝对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找到自身的兴趣和方向,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他们的困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也很重要,一个温暖的群体能让每个人都更有勇气面对挑战。文章中提到的那些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留学时遇到的一些美好回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私塾这个模式听起来确实很新颖,但需要考虑实际运营成本和学生的需求,以及如何与现有的教育体系相结合。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项目出现在中国。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日本开了两年私塾,她见到了数千名迷茫的中国留学生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沉重,也许是这几年留学环境比较复杂的原因,很多孩子都找不到方向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关注留学生的成长和心理状态很重要,不要仅仅把目光停留在考试成绩上。学习除了知识的灌输,更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让我意识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面臨不少挑战,不仅是语言和文化差异,还有来自自身心理压力的巨大困扰。作为国人,应该尽力给予他们更多支持和关爱,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