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亚洲移民

日本设特区拉开外资大闸,富豪聚东京引爆移民新潮

马云持股40%的云峰基金在日本投下1000亿日元,进军日本房地产,给人感觉,他的发展重心会不会转移到日本呢?

除了马云,还有一众中国大佬在日本:王石、刘强东、王思聪……

他们蛰伏在日本,是否有所等待?

他们在等待一个世纪大招?

1.

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但与其他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它在很多方面要显得保守得多,或者至少,要显得谨小慎微得多。

日本人见人那么客气,估计也是这种谨小慎微熏陶出来的吧?

譬如,日本一直不愿意被认为是一个移民国家,从主观上来说,他们更希望自己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

所以,大多数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都只能持一张在留卡,表示是因为各种原因暂时生活在那里 。

还有一种令人跌破眼镜的情况,可能是很多中国人所不知道的,我现在来讲讲。

日本曾经在全世界到处投资,到处买买买。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占到中国引进外资比例的67%;日本的三菱公司曾经把纽约曼哈顿闹市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给买下来,把美国人都几乎吓傻了。

因为顶着全球最大对外投资国的帽子,日本因此成为全球第一大债权国。

然而,反过来看,日本本国吸引了多少外资呢?

2019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就全球196个国家发布了一个引进外资国家排名,在累计外来直接投资对国家GDP的贡献上,日本排在最后,甚至落后于朝鲜。

这次排名显示,外资对日本GDP的贡献只有4.4%,远低于发达国家44%的平均水平。

另一项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对日直接投资存量达40.5万亿日元。尽管较之两年前有所提升,存量也仅占日本GDP的7.5%。

日本为什么仅仅只能吸引这么一点外资呢?是因为他们吸引不到,还是他们不愿意吸引呢?答案显然是后者。

他们设立各种各样的门槛,以阻止外资的进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本人那种特有的精耕细作,使他们不愿意让外资来掺和他们的企业呢,还是因为日本人就是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保守情节。

然而,经过安倍到岸田文雄的持续努力,日本的这样一种保守做法,可能要被彻底打破了。

2.

6月4日,岸田文雄首相宣布,日本将建立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东京、大阪、福冈和札幌这4个地区。

准确地说,经济特区的全称应该是“金融和资产管理特区”。

建立特区,以下我将称它为日本“新政”。

为什么要建立特区?是因为日本政府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日本国内金融公司的运作能力低下,唯有吸引海外势力的加入,才能激活日本的经济形势,让日本经济重现往日活力。

设立特区,吸引外资是重头,日本政府同时也着眼于撬动内资。

根据调查,日本个人或家庭的金融资产达到2141万亿日元。

就像中国的老百姓一样,日本老百姓也喜欢存款,这些金融资产一半以上都是储蓄存款。

新政意图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给吸引出来进入投资渠道,从而实现收入增长和分配的良性循环。

这四个特区的建设,分别有所侧重,我把它们罗列如下,并分别提取关键词,以让各位一目了然:

1.东京的关键词是“可持续”,要把东京打造成“可持续金融先进城市”,直至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在亚洲,直接抢新加坡和香港的饭碗。

2.大阪的关键词是“创新”,借力“2025大阪-关西世博会”,让大阪成为一个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中心。

3.福冈的关键词是“风投”,作为亚洲通往日本的门户,福冈大力放宽各种限制,吸引各路风险投资,以促进初创企业的发展。

4.札幌的关键词是“环保”,通过放宽投资限制,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吸引环保型投资。

为了建成四大特区,日本方面出台了强大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为了方便外资进入,在特区内,办理企业的全部手续及未来的工作环境全面实行英文化;

2.为吸引各类适合人才的加入,成立专门通道,加快包括永驻在内的在留资格的审核和下发;

3.解决外国人在日开设银行账户太慢的问题,全面缩短审批时间;

4.放宽对银行投资GX(绿色转型)相关项目的限制。

此外,在特区,日本政府将提供税收便利支持,还将提供财政援助,例如补贴旨在独立的投资管理公司的启动成本。大阪还拟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大阪难波夜景

3.

日本确立建设四个经济特区的政策,可以说,是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引起日本经济起飞的“经济倍增”计划以来一个最大的政策撬动。

在我看来,日本新政将可能引起以下五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尽管日本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水平在全球有目共睹,但是日本经济的发展速度已经低迷多年,新政将可能扭转这一态势,日本或许迎来经济增长“第二春”。

第二,作为一个稳健而受欢迎程度极高的发达国家,日本一旦打破它的传统限制,各国资本一定会蜂拥而至。中国曾经因为是一个“经济洼地”而成为世界资本追逐的对象,而日本将因为其成熟和规范程度成为各路资金的新宠。

第三,原本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近些年被新加坡赶超,接下来这顶桂冠会不会被东京所抢夺,值得全球关注。

第四,以一定金额的投资从而很快获得在日本的永驻,也就是获得“绿卡”,将可能成为外国精英进入日本的新常态。以此,日本将打破“非移民国家”的形象,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成为各国移民的重点考虑对象。

第五,在新政的作用下,作为中国的一个长期外资来源国,日本很可能成为中国资本的“反哺”国。

关于第五点还可以着重讲一下。

目前,中国、日本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国,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国。

反映到双向投资上,却形成一个巨大反差。

截至2022年底,日本累计在华投资项目5.5万余个,实际到位金额1275.9亿美元。而同样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累计仅为50.8亿美元。二者之比仅为25.1:1。

由此可以推测,一旦日本新政落地,中国企业和个人投资日本的烈度,将可能迅速攀升。

中国的资本不仅可以反哺日本,甚至中国成为后者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也未可知。

因此这样看来,马云的1000亿日元投下去,不过是前奏里的一片水花而已。可能的移民潮值得静观。

用户评论

*巴黎铁塔

这政策太吸引人了!我听说日本的医疗和教育素质都很高,生活成本又相对较低,简直是理想的天堂啊!不知道还能申请多久?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感觉像是在把外国富豪往自己城市招拢啊。日本经济不好已经很事实了,这些巨资真的能刺激发展吗?还是说只是让东京更加繁华,日本其他地方依然苦哈哈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糖果控

这么大的优惠力度,我估计很多老外都蠢蠢欲动了!不过日本的居住环境也不错,如果能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虽然我觉得有些担忧,毕竟日本已经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下滑的双重压力。增加的外资会不会真的带来繁荣,还是说只是短暂的刺激?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做好规划,避免泡沫风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颜洛殇

东京已经很拥挤了,如果再有这么多外地居民涌进来,不知道交通设施能不能承受住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球的我

看来日本是真的要努力争取外国人才了吧。这样也好,可以让日本的科研和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毕竟强国需要多元化的力量支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外资的资金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资源分配不均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关注这些潜在问题,积极应对挑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如薄纱

这政策的影响范围还挺广泛的啊,不仅仅是东京会被影响,估计其他城市也会因为这个吸引更多人才了吧?这样的话,日本其他的城镇发展也能跟着受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其实我一直对日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很有兴趣。如果有一天有机会移民去日本定居,那该多好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这样的政策确实能吸引一些精英汇聚,提升城市活力,让东京更加国际化。但同时也应该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避免过于依赖外来力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知相惜

日本的医疗水平真的很好啊!如果能去日本定居,那简直是梦想成真!但是,毕竟语言和文化不同,需要适应很多方面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我觉得这政策有利也有弊啊。吸引外资固然不错,但也会加剧竞争,影响当地人的就业和生活成本上涨等等,需要政府认真考虑这些问题。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離

看了一下这个特区的消息,感觉还挺有潜力的!如果能够申请,说不定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外国人来日本聚会,对日本的文化冲击肯定很大吧?不知道日本本土文化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人口流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孤独喂饱

感觉日本越来越像一个“外资天堂”了!这样搞的话,日本本土的产业是不是会更加依赖外力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我还以为要等很久才能看到日本政府对经济政策做出这样的调整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东京本来就很热闹了,现在再进来这么多富豪,估计会更拥挤了吧?希望他们能为当地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只是带来消费冲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如果能够在特区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那确实很让人心动了!希望这政策能够真正帮助外国人才更好地融入日本社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华岳移民网发布,不代表华岳移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huayueimm.com/yzym/1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