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俄罗斯暂时感觉不错,但是去俄罗斯总是感觉不错吗?托卡耶夫坚持去俄罗斯化有何考虑?
没有俄罗斯,托卡耶夫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但对于俄罗斯来说,托卡耶夫注定没有明天。因此,“去俄罗斯”是托卡耶夫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现代哈萨克斯坦的领导人,托卡耶夫无疑让俄罗斯咬牙切齿。
尽管已经过去一年多,但俄罗斯依然深深记得:那是2022年的一个冬天,一群被天然气价格上涨“绝望”的哈萨克斯坦民众奋起发起大规模示威运动。
面对哈萨克斯坦的动荡局势,美国等西方国家由衷地高兴。在他们的遥控下,哈萨克斯坦支持的2万多个非政府组织不停地跳上跳下。他们利用各种形式的扇动,将示威活动推向高潮,最终演变成一场残酷袭击哈萨克斯坦国家暴力集团的骚乱。
面对暴徒的疯狂犯罪,作为哈萨克斯坦总统的托卡耶夫“束手无策”。尽管托卡耶夫当时已经年近70岁,但作为哈萨克斯坦开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一手提拔的领导人,托卡耶夫从2019年6月开始执政才短短一年多时间。哈萨克斯坦斯坦仍然是纳扎尔巴耶夫家族“掌权”的时代。倾听幕后政治。”
因此,如果没有纳扎尔巴耶夫的表态,托卡耶夫作为傀儡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暴徒实施犯罪。
眼见哈萨克斯坦国内骚乱愈演愈烈,托卡耶夫最终选择“旁观”,即借助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力量来平息国内动乱。
面对托卡耶夫真诚的“求救信”,普京不顾任何犹豫,短时间内迅速出动军队镇压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骚乱。
在普京看来,我带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千里迢迢出兵,救你们于水火之中。这种“救命之恩”不需要你托卡耶夫为牛做马甚至向你许诺,但你一定要记住俄罗斯的恩情。在你心里,你应该清楚自己以后应该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亲俄。
但在托卡耶夫看来,普京之所以如此积极,不仅是因为他想趁机重新控制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国家的“原始本能”,更是因为俄罗斯即将猛烈进攻乌克兰,绝不能允许后院着火了。
所以当俄罗斯因俄乌冲突而不得不向西撤军时,托卡耶夫松了一口气,并坚称自己不欠俄罗斯任何人情,更不记得俄罗斯的大德大恩,于是他发起了去俄罗斯化运动更加激烈。全面启动。
之所以“更多”,主要是因为“去俄罗斯”一直是苏联解体以来哈萨克斯坦的基本国策,而纳扎尔巴耶夫则是有保障的“去俄罗斯先锋队”。
虽然在苏联解体时纳扎尔巴耶夫对苏联感情最深,但一系列解密信息显示,纳扎尔巴耶夫之所以不愿意背叛苏联,并不是因为他心里有苏联,而是因为他想他进一步成为苏联高级干部。而且苏联还充当了哈萨克斯坦的长期饭票,让哈萨克斯坦享受了几十年的吃喝。所以当苏联消失的时候,纳扎尔巴耶夫自然是无比悲伤。
但当纳扎尔巴耶夫不得不与苏联分道扬镳时,他的内在民族性很快就占据了制高点。毕竟,哈萨克斯坦不得不独立之后,在三个国家共存的背景下,纳扎尔巴耶夫首先面临的就是民族和民族认同的问题。
如果要强化哈萨克斯坦的民族和民族认同,就必须与俄罗斯因素“对立”。毕竟自19世纪下半叶沙皇帝国彻底占领中亚以来,哈萨克斯坦就一直饱受“大俄罗斯”主义的蹂躏。作为俄罗斯同化哈萨克斯坦的“敲门砖”,北方五州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乌东。
因此,为了强化超过1000万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认同,维护哈萨克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纳扎尔巴耶夫在坚持对俄罗斯友好的同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去俄罗斯化”运动。这包括减少哈萨克斯坦俄语教育的比例,限制俄罗斯人进入更高平台的机会。
不仅如此,纳扎尔巴耶夫在捐钱鼓励俄罗斯人回国认祖归宗的同时,还号召世界各地的哈萨克人回国创业,默默实现了俄罗斯人的“反向换血”。种族问题并使俄罗斯沮丧了数百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孤独的成就。
不仅如此,哈萨克斯坦还将首都从大尤兹的阿拉木图北迁至中尤兹的阿斯塔纳。这次“皇帝护国”行动,不仅大大加强了哈萨克斯坦的内部稳定,也大大增强了哈萨克斯坦的内部稳定。吓坏了蠢蠢欲动的俄罗斯北方五国,维护了哈萨克斯坦的领土完整。
面对哈萨克斯坦盛大的去俄罗斯化运动,俄罗斯心中不悦却又无可奈何。毕竟,苏联解体的猛烈冲击让它无能为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托卡耶夫毫无顾忌,尤其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先强后弱,三者俱竭”之后,托卡耶夫根本就不把普京当成自己的“妻子”。
所以当俄罗斯听说托卡耶夫不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独立地位时,俄罗斯并不理解哈萨克斯坦担心北方五国随时效仿、飞走的担忧。相反,俄罗斯谴责了托卡耶夫。 “忘恩负义”。
随后,觉得自己不欠俄罗斯任何人情的托卡耶夫非常愤怒。面对俄罗斯切断石油管道的惩罚,他毫不留情地寻求绕过俄罗斯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不给普京任何面子。
随后,俄罗斯惊讶地发现,托卡耶夫原来的“盟约出兵”并不是因为相信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水平,而是因为他想拿刀杀人,最终实现了对老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势力的清算通过对外援助。功率是确定的。
事实证明,托卡耶夫成功了。盘踞哈萨克斯坦政坛的纳扎尔巴耶夫家族在骚乱平息后被连根拔起。哈萨克斯坦也彻底告别了纳扎尔巴耶夫的“离人不离岗”。 “一个奇怪的情况。
而当纳扎尔巴耶夫家族的权力被彻底清算,昔日的光环和特权被层层剥夺后,托卡耶夫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纳扎尔巴耶夫时代的去俄罗斯化之路。道路。
毕竟,托卡耶夫和纳扎尔巴耶夫都非常清楚,哈萨克斯坦地处欧亚大陆“五渡口”。自古以来,都是东西南北各势力出征的必经之地。如今,哈萨克斯坦深受中、美、俄、土、伊五股势力影响。因此,为了生存,哈萨克斯坦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全面”。纳扎尔巴耶夫如此,托卡耶夫亦如此。
但要想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去俄罗斯,与俄罗斯“断绝关系”。
从今天来看,去俄罗斯不仅让哈萨克斯坦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也让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追击和拦截中避免了成为池中之鱼。
因此,托卡耶夫在扫除纳扎尔巴耶夫家族影响后,仍然坚持纳扎尔巴耶夫时代的去俄罗斯化政策,才符合哈萨克斯坦的根本利益。
然而,哈萨克斯坦虽然拥有世界最大内陆国家的称号,但根本上缺乏自身实力。那么在竭尽全力挣脱俄罗斯的束缚之后,哈萨克斯坦虽然不惧怕俄罗斯的军事报复,但如何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呢?托卡耶夫给出的答案是:
政治上接近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在“全方位”的同时,我们还着眼于想办法一举两得,与中美建立良好关系。
应该说,这个操作是相当危险的。毕竟,排除俄罗斯可能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中美作为针锋相对的敌人,如何能够在哈萨克斯坦成功“兼容”呢?毕竟,哈萨克斯坦不是印度。
不过托卡耶夫认为,美国作为综合国力突出的超级大国,在国际社会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如果不向美国靠拢,借鉴西方民主制度实行政治改革,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哈萨克斯坦必然会有未来。令人担忧的是,颜色革命引发的骚乱随时会推翻哈萨克斯坦。
但美国一定很远。虽然其影响力延伸至中亚,但无助于哈萨克斯坦的共同繁荣。相反,我们很高兴看到哈萨克斯坦的普遍贫困。因此,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经之地,哈萨克斯坦主动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必将让哈萨克斯坦繁荣起来。
在“左右兼打”的背景下,托卡耶夫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包括限制总统权力、加强议会和地方政府权力、加强反腐败措施和政治透明度、保护新闻自由等。
以81.3%的极高支持率成功连任后,托卡耶夫跳出了政治改革的范围,开始在经济社会方面发力,实行去垄断、去寡头垄断,激发私营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和促进社会公平。
托卡耶夫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扫此前纳扎尔巴耶夫家族在能源、电力、通讯、矿业等关键领域控制的不正之风。政商勾结严重,民众普遍不满。哈萨克斯坦的政治已成为清明节。
如今,哈萨克斯坦在国内继续坚持政治经济改革,推进民主化和市场化,在国际社会与中美保持良好关系。已经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可以说,未来不可限量。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向美国靠拢总是弊大于利,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而且,纳扎尔巴耶夫时代以来的“大开大合”缺乏起码的过渡和衔接。即使符合哈萨克斯坦的基本国情,也难免操之过急,造成消化不良。
因此,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随时可能适得其反的隐忧。托卡耶夫能否带领哈萨克斯坦走上繁荣之路还有待观察。
有很多遗漏,请指正。
我是景业时,期待您的关注。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华岳移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huayueimm.com/zixun/12534.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的真棒,很全面地分析了托卡耶夫去俄化政策背后的逻辑。我个人觉得他的思路很有启发性,毕竟历史总是被篡改过,很多真实资料都被隐去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去讨论他“去俄化到底有何考量”,只想说说这篇文章标题就很别扭啊,总感觉像是嘲讽托卡耶夫似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很透辟,但我觉得要考虑到不同群体对“去俄化”的不同理解。对于一些长期生活在俄罗斯的影响下的人来说,认同感更强,他们可能难以接受这种转变。这就像我们国家的一些历史争议一样,不同的观点并不会冲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承认,我对托卡耶夫一直保持着相当的警惕性。但他这个“去俄化”政策确实让人费解,到底想要达成什么目标呢?作者说他希望回到本源,但这究竟是哪种本源呢?难道不去考虑俄罗斯历史对这一地貌的影响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一段时间的相关新闻报道,我对托卡耶夫的政策感到有些担忧。这种“去俄化”的做法会不会太过极端,对当地文化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多方考量,毕竟任何决定都会有相应的后果。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观点很独特,但对于托卡耶夫的行动目的,我仍持有保留意见。他或许真的想要“回到本源”,或者也有其他的隐衷呢?反正要谨慎看待,不要轻易下结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得很好,我觉得这种"去俄化"的思想可能会引发不少争议,毕竟历史和文化是千丝万缕地相连的。如果脱离历史语境进行割裂式的“去俄化”,恐怕会造成更大的文化混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去俄化”听起来很吸引人,但这个操作真的可行吗?会不会引发巨大的社会矛盾呢?作者分析得很有深度,需要多方人士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对“去俄化"这种复杂话题进行了很好的探讨,它揭示了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在面临历史和文化的抉择时的挣扎。 这也提醒我们,任何重大政策都应该经过充分的论证和慎重考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托卡耶夫这位领导人真是太厉害了!他的“去俄化”政策让人看到了强烈的魄力和决心, 非常值得学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去俄化”这种说法听起来感觉很新鲜,但实际上是不是真的能够实现呢?我对于这个计划抱持谨慎的态度,因为改变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观念需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和精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托卡耶夫这位领导人的想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的“去俄化”政策也许是为了摆脱过去的束缚, 寻求一种全新的身份认同。 这个目标本身并无不可取之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去俄化”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是多元的、复杂的,没有必要把它简单地归为“俄化”和“非俄化”。 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烙印, 应该学会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分析框架很有启发性,让我对托卡耶夫的动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但我觉得 “去俄化”这个目标太过宏大, 是否过于理想主义了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更加好奇托卡耶夫未来的打算了!他是否真的能成功带领国家走上“去俄化”之路呢? 这将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托卡耶夫“去俄化”的计划,我持保留意见。 历史是用来学习和反思的,不能轻易抛弃或者否定。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本源”。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