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移民资讯

移民加拿大四年孩子的5个变化

今天是父亲节,我们全家漂泊枫叶国也已有四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想写写两个孩子在加拿大,从6岁到10岁,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

其实应该感谢两个娃。陪伴着他们,不仅重温了梦境般的童年,还倒逼我选择出国,去送餐,去跑马拉松,去学校做临时工,每天苦逼学英语。。。

迄今记得,两个小生命降生时给我的震撼。当护士从产房把两个娃抱出来,哥哥闭着眼睛似在睡觉,妹妹睁着大大的黑眼珠好奇盯着我。那凝视的眼睛,让我感觉似乎在与整个宇宙对视。

身为父母,自然对孩子有种至深的爱。一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来形容,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句话:我爱这孩子,愿意为他挡子弹。

国内教育太卷,容易透支孩子的自驱力。给孩子一个宽松多元的成长环境,也是我们全家登陆枫叶国的最大动力。

在枫叶国这4年,两个孩子总体上很开心,但也逐渐抗拒学习比英语难度大的中文,让我和家里领导一度很头痛。

1、 最大的不同,是加拿大教育卷得没那么历害。

不卷,也不代表放羊式的快乐教育。总体而言,加拿大大学录取没有高考,主要看高中4年的平均成绩。

所以,至少在9年级之前,孩子没有硬性的考试成绩压力。

退一步讲,加拿大金融、高科技、互联网公司等高收入职业职位较少,蓝领和服务业就业机会反而多,做个木工、电工、水管工、建筑工或者修路工人,收入不比坐办公室的白领低,而且就业机会更多。

所以不少成绩很好的高中生,也会放弃大学去申请College的蓝领专业。

这样的就业格局,会更鼓励学生探索拓展个人兴趣和特长,而非考试成绩决定一切。

同样,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理念是非竞争性的。比如,这边初中和小学特别流行混班教学,也即两个年纪在同一个班。

当然,华人家长总体上还是有些卷的。据说,多伦多有些华人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很多,补习班很多。

我们家两个娃,从1年级到4年级,基本没做过家庭作业,甚至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每天书包只背着饭盒和水杯,每天下午三点或四点放学回家就疯玩。

我和家里领导做的最卷的一件事,是给两个娃报名了4年级的法语沉浸班(三分之二时间用法语教学)。加拿大是英语法语双官方语言,渥太华作为首都对法语教学支持力度很大,很多中小学都有法语沉浸班。

这个法语沉浸班只上到八年级,到了初中就会变成半法语半英语。一度担心娃压力太大,好在老师教的比较慢,很多时候是用法语歌和法语故事来教学,孩子学习起来也不算吃力。

2、不再害怕老师,喜欢上学。

在哈利法克斯,家里哥哥小学一年级第一天上学时,哭了鼻子。而且,因为英语不大好,小学一年级在小学,基本是两个娃自己玩,很令人心酸。

到了二三年级,娃的英语基本就流畅了,基本能跟班里同学玩在一块。

幸运的是,两个娃一到四年级的老师,普遍友好且有耐心。

中小学教师,在加拿大属于高薪职业,平均年收入在10万加元(约为50万人民币)以上,而且一个班不超过25个学生,老师能投入更多精力在单个学生身上。

还有独特的一点,加拿大中小学,没有班长,没有学习委员,也没有课代表。这边的教育理念是鼓励学生自我管理。

在加拿大这4年,一直在鼓励娃听中文音频节目。但是,一直拒绝孩子听米小圈之类的火爆节目。起初跟着听了几期,基本是成人模仿孩子口气写的所谓搞笑故事,各种班长和学习委员不绝于耳,充满了成人化的斗嘴。

因为,孩子就应该有孩子的天真烂漫,不应该那么早熟和成人化。

而且,孩子不应该害怕老师。两个娃在国内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曾有令人心有余悸的经历。

事情大概是这样子:在广州,因为天气炎热,幼儿园基本都有半小时到1小时的午睡。家里哥哥天生睡得少,每天中午基本睡不着,于是我经常问两个娃午睡的事情。

有一天娃告诉我,午睡时一个同学偷偷说话,被老师罚站着不能睡午觉。我一下子惊呆了,赶紧仔细询问。两个娃都证实了以下细节:午睡时,大概20个孩子的床铺在一起。但是,总有孩子悄悄说话做鬼脸或者不停起来上厕所,影响到其他孩子休息。

于是,有一天值班老师宣布两条纪律:第一午睡时间不允许上厕所;第二谁偷偷说话就要被罚站,直到被罚站的孩子抓到另一个偷偷说话的同学,才能回去睡觉。

听完我后背发凉,多么无能自私的老师才会体罚学生并要求学生必须打小报告?

我倾向于相信两个娃讲述的真实性,但后面了解到娃午睡的区域并无监控视频,生气也只能作罢。

这是家私立幼儿园。没过几天,我们就转学了。不知道娃有没心里阴影,反而我至今仍觉得不舒服。

3、中文入门比英文难,娃一度排斥上中文课。

现在娃四年级,英语已经流利到接近母语水平,甚至经常纠正我们的发音。但是,令人发愁的是,娃却有些排斥上中文课。

虽然在枫叶国,我和家里领导还是一直认为,孩子应该继续学习中文。平时,我们坚持在家跟娃只说中文,平时也鼓励他们听中文音频故事,像“神探迈克狐”和“故宫里的大怪兽”,孩子都很喜欢,听了好几遍。

搬到渥太华后,我们发现本地教育局办得有免费中文班,每周六上2个半小时,赶紧给娃报了名。中文学校用的是暨南大学出的一套教材,四年级相当于国内二年级得水平。

凭心而论,中文入门比英文要难得多。英语只需要背会26个字母,千变万化不离其宗,日常单词读写和记忆对于孩子相对容易。而中文的学习,入门至少得记忆数百个偏旁部首,而且家里娃也没系统学过拼音,于是在上中文学校前,总是觉得压力大不想去。

我和家里领导反复讨论,觉得娃至少要学会中文的听说读,写则尽力而为不强求。于是每次上中文课前,都会对娃“威逼利诱”:比如以后回国内不认识中文找不到路,没法点餐,没法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话,诸如此类。

好在两年中文学校上下来,娃多少有些中文读写基础,现在已经没那么抗拒上中文课了。

4、喜欢运动,哥哥每周四次足球训练,妹妹三次花样滑冰。

如果一定要卷,我们家选择卷体育。

可能是出生在广东的缘故,一年四年都适合户外运动,娃从小一天到晚在外面玩,体力很不错。

来加拿大后,见本地小孩飙自行车,游乐场吊“Monker Bar”不亦乐乎,也给娃买了二手自行车,天天去游乐场玩。

很快,两个娃玩“Monker Bar”手上磨起了茧子。在哈利法克斯夏天冰冷的湖水里,两个娃也学会了游泳。在哈法冬天结冻得池塘上,娃学会了滑冰。

可能是在广东习惯了户外互动,在哈法和渥太华的冬天,只要气温高于零下10度,晚饭后我也会带娃外出散步和去游乐场,玩上1个小时。

4年下来,娃已经适应了枫叶国冬天的冰雪世界,身体也很棒。因为每天下午4点就放学,我们也陆续给娃报了各种俱乐部。

目前,家里哥哥每周足球训练四次,每次1小时左右,包括两次比赛。家里妹妹则每周花样滑冰三次,晚上回来经常都八点钟之后,每天日程基本慢慢当当。

这么高强度的运动下来,两个娃的身体素质不弱于本地西人小孩。

今年6月初,家里妹妹参加本地全区小学运动会,十几所学校,200米和800米都跑了4年级组第一名。哥哥参加跳远,得了全区四年级组第四名。

加拿大因为移民小孩多,加上课后时间多,这几年足球运动越来越流行。去年冬天,在连续看了现场上百名孩子同时踢球之后,我敲下了以下文字:

这边小孩六岁就开始参加俱乐部踢球,一周三次训练,一场比赛。一个是空余时间多,还有就是球场到处都是,冬天还有室内穹顶球场,满满当当都是人。这种青训体系不是刻意建的,而是平时太无聊了,而体育是最好的消磨时光方式。

5、让孩子明白,自食其力,哪怕做体力活也不丢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这几年,我慢慢明白一个道理,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刚来加拿大第一年,找工作不容易,我选择去送餐半年,很重要的一个想法,是向孩子证明自食其力很重要,做体力活也不丢人,只要看得起自己。

一度,每天起床,两个娃做的第一件事,是数我前一天送餐赚了多少硬币。有时,看到朋友不得不带上娃一起送餐,甚至自己也要带上娃一起送餐,心里既心酸有欣慰。因为多年以后,无论孩子遭遇怎么样的低谷和逆境,可以想起来当年老爸开车带着她们一起送餐,也是一种激励和斗志。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意鼓励孩子通过劳动赚钱。比如,帮忙铲雪一次两毛五,洗碗一次两毛五,扫地一次两毛五,每天记账,一个月可以赚10加元以上。而用这笔钱,两个娃可以买自己想要的零食或者玩具。

当娃告诉我,有同学扫地一次可以得5加元时,我淡定地说,“教你们一个成语,那叫不劳而获”。

前阵子,当娃有时候说不想让中文课或者只想看电视的时候,我会说:有些时候,你需要去做一些不想做或者比较难的事情。比如爸爸之前也不想每天送餐晚上10多回家,也不想冬天每天天不亮六点多爬起来去学校上班,但你必须去做这些事情,因为是有价值的。

结语:若干年后,当两个娃中文好到可以看懂这篇文字时,希望他们记得:失败不可怕,可怕得是没有豁出去拼尽全力追求梦想。要记得: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本文由华岳移民网发布,不代表华岳移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huayueimm.com/zixun/3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